坐落於俗稱「主教山」的「主教山配水庫」,現時官方名稱是「前深水埗配水庫」(Ex-Sham Shui Po Service Reservoir),建於深水埗區石硤尾窩仔山的山頂,是香港一個有百年歷史的戰前水務建築物。窩仔山(Woh Chai Shan)是個小山崗,只高 86.6 米。據說由於山腳有兩座教堂,一間是基督教香港崇真會深水埗堂、一間是天主教的聖方濟各堂,故又被稱之為主教山(Mission Hill)。
此配水庫又名「深水埗食水減壓缸」,是 1902 年啟動的「九龍重力自流供水計劃」建設的一部分,目的是將食水從九龍水塘輸出,利用水的自身重力(水向低流的原理),經大埔道沙濾池,輸送到主教山配水庫(減壓缸),供應食水到九龍塘、深水埗、大坑東一帶居民。
減壓缸在1904年落成,建於地下,整個建築物呈圓形,可以視之為一個大水缸。直徑約 46 米,深約 6.85 米,頂部、缸底及牆身以水泥建造,以108 支麻石(花崗石)柱及古羅馬式紅磚拱券支撐著缸頂,儲水量達 218 萬加侖(約9,900 立方米)。1951 年發現牆身滲漏後,在缸內加建另一圓形鋼筋混凝土牆身,令直徑縮小至 38 米,容量亦大幅降至 107 萬加侖(4,800 立方米)。其後隨著容量更大(3,000萬加侖)的石硤尾食水配水庫建成投入服務,主教山配水庫於1970 年停止使用。水務署在2017年發現已荒廢的主教山配水庫頂部出現裂痕,並有樹根穿透裂縫伸延至減壓缸內部後,計劃清拆後回填土地交還地政總署。
於2020年底開始清拆時,頂部被鑿開,香港一個罕見的古羅馬式建築風格的百年文物,一下子暴露於圍觀的市民眼前!當時的工程人員欲硬要繼續拆卸,被在場的市民制止,觸發該區居民到現場抗議的軒然大波。事件在社交媒體曝光後,引起廣大市民關注,民意沸騰,指責水務署和古物古蹟辦事處兩個部門。
政府其後同意暫停工程,並安排專家進行研究及評估,最後,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21年6月把該建築物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2021年12月,經過加固及復修的主教山配水庫,有限度開放給公眾,需在網上預約參加導賞團,在導賞員帶領下參觀。當時我曾嘗試預約,但幾次都額滿,最後不了了之。
幾日前,老妻從網上獲知,於2024年8月開始,參觀「主教山配水庫」無需預約(即是不用參加導賞團),同一時間場內可容納人數上限為100人,先到先得。於是,今天我倆就去「打卡」了!
|
沿山路兩旁設有許多(真是許多,起碼二十張)乒乓球桌,並架設圍網,供人使用。
|
|
出一個入一個,上限100人。 |
|
當時挖土機把減壓缸頂部鑿開,香港一個罕見的古羅馬式建築風格的百年文物,一下子暴露於公眾眼前!(圖片取自互聯網) |
|
當時被鑿碎的建築物構件,保存在這裡供人「憑弔」,差點整座歷史文物都變成這樣子!
|
|
當時被鑿碎的建築物構件,保存在這裡供人「憑弔」,差點整座歷史文物都變成這樣子!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