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星期三

從住屋認識「新加坡」續篇

去年(2015)在新加坡住了幾個月後,膽粗粗寫了篇『從住屋認識「新加坡」』的蕪文(http://www.4-square.blogspot.sg/2015/05/blog-post_29.html),最近重閱,想再補充一下,或可令大家從另一角度認識新加坡。

如果你首次到訪新加坡朋友的家,不論他們住幾多樓,你都會發現他們家裡都有一個奇怪的房間,約1.6-3.4平方公尺(17-37平方英呎,取決於全屋面積大小而定),門是鋼板做的,四面牆壁、天花板和地板,鋼筋混凝土都加厚至200-300mm(7.9-11.9英吋,取決於樓底高度),比一般牆壁厚最少一倍,像銀行的保險庫,沒有窗,只有一至兩個小小的氣窗,內設電力、網路、收音機等插座。這個密室是甚麼名堂?原來這是新加坡獨有的「家用避難所」或叫「防空室」(Household Shelter)!顧名思義,這個就是建在家中的「防空洞」,戰爭時躲避敵人空襲用的。

新加坡在1997年立法,規定從1998年5月1日開始,所有新建的往宅樓宇,不論組屋或私樓,都必須建造防空室。除「家用避難所」之外,新加坡政府還在地鐵站、學校、辦公樓、商場、民眾俱樂部以及地下停車場等公共場所也建造大型的「公共防空洞」。看著這種設施,香港人是沒法理解的,會問:究竟新加坡有幾危險呀?

新加坡人自然明白,新加坡陸地面積只有716平方公里(香港是1,106平方公里),是名符其實的小國,但由於位處「馬六甲海峽」南端,戰略位置重要,而夾在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個大國中間,生存環境極其險惡,政府為使國民保持危機意識,所以才有這種措施。

說起政府的國防危機意識,不能不談新加坡的軍隊,新加坡實行兵役制,凡是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必須服兵役兩年,入伍後會被分配到新加坡武裝部隊(SAF)、新加坡警察部隊(SPF)或新加坡民防部隊(SCDF)。新加坡的武裝部隊軍人分為三類:正規軍人、現役軍人(National Service Full-Time, NSF)以及戰備軍人(Operationally-Ready National Serviceman, NSman)。正規軍人指的是職業軍人、現役軍人就是正在服兩年兵役的軍人、服完兵役退伍後就編為戰備軍人,此後十年每年回營訓練約兩星期,保持體能,確保每年的體檢能夠合格,直到40歲為止(軍官要到50歲),戰備軍人是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動員起來的後備軍,新加坡可謂全民皆兵也。

說回「家中的防空洞」,新加坡也有言論質疑:民眾都沒有放置跟生存有關的緊急物品在防空室,例如食物、清水、藥品、手電筒、收音機等,很多人把防空室當成「士多房」(儲物室),裡面堆滿舊報紙、舊傢俱、單車、吸塵機等;有人改為衣帽間、工人房;有些人甚至把防空室出租給別人居住,萬一真的發生戰爭,一家人如何才能擠得進去,這使防空室原本的作用名存實亡。有聲音要求政府取消建防空室的規定,以降低樓價。但亦有論者支持政府,認為居安要思危,不應單從經濟角度計算,應該當作一項保險投資,當有事發生時,就會有「回報」了。

「家用避難所」或叫「防空室」(Household Shelter)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