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水圍港鐵站」旁的「聚星樓」出發,走到「蝦尾新村」路口,原本打算從這裡的村屋後面登上「髻山」,但在建築中的村屋群裡兜轉了一會,找不到登山口,於是退回,找另一個登山口,改走「庸園路」至「西鐵」橋底左轉上山。
「髻山」又名「丫髻山」,位於「天水圍」與「元朗工業邨」之間,雖然只有121米高,但位處「元朗平原」中,也是很顯眼的,在山上可飽覽整個「元朗」的景色,但上落山的路滿是浮沙碎石,走起來要特別留神。
向北走落山,走進「大井圍」的魚塘,滿懷希望觀賞「鳳眼藍」花海,可惜只有疏疏落落的花朵,與「花海」的氣勢頗有距離,可能是花期已過?原來「鳳眼藍」(又名浮水蓮花、水葫蘆、水浮蓮、布袋蓮、水芋仔、豬乸蓮) 是水生的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由於生長速度驚人,10多天即可繁殖超過1倍,覆蓋整個水面,遮擋陽光及吸取水中氧氣,導致其他水中生物死亡,新界農民常用它做餵豬的飼料。「鳳眼藍」每年5-10月開出紫藍色的花,一朵朵像鳳凰的眼睛,非常美麗,不過花期只有1天,早上綻放後至黃昏便會枯萎,所以,可以看到盛開的「花海」也許是緣份吧!
欣賞完「鳳眼藍花」,沿「褔順街」與「褔喜街」,穿過「元朗工業邨」走到「朗屏港鐵站」收工。今日是懷著hea的心情走,而且太陽實在太猛,在「髻山」上僅有的樹蔭下,一邊欣賞山下風景、一邊享受習習涼風,坐了很長時間;此外,在「花田」間轉來轉去拍照,也用了不少時間。所以,全程雖然只有8.73公里,卻走了4小時。
「聚星樓」是「元朗屏山」的古蹟 |
未見過咁矮嘅「標高柱」 |
後面是「天水圍」 |
向「髻山」進發 |
這邊是「元朗工業村」、「橫洲」和「朗屏」。 |
後面就是「髻山」 |
回望來路 |
![]() |
登上「髻山」,回望來路。 |
「髻山」標高柱 |
「大井圍」及「豐樂圍」的魚塘 |
騷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墨寶 |
下山 |
疏落的「鳳眼藍花」 |
「鳳眼藍花」 |
「鳳眼藍花」 |
「鳳眼藍花」 |
「鳳眼藍花」 |
「鳳眼藍花」 |
「鳳眼藍花」 |
回望「髻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