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星期一

淺談「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


今天新聞報導說超強颱風「鮎魚」登陸菲律賓呂宋島北部,造成極大破壞。「鮎魚」繼續向北進入南海,吹向華南沿岸,有機會「光臨」香港 (看路徑圖)。 「鮎魚」來勢洶洶,已躋身為本世紀西北太平洋最強颱風,且看香港能否逃過此刦!























颱風「鮎魚」是由韓國命名,鮎魚又名:鯰魚、塘虱魚、胡子鰱、黏魚、生仔魚。這使我想起「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的故事:
 
話說挪威人愛吃沙丁魚,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他活著回到港口,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很多。但是,由於沙丁魚生性不活躍,返航的路途又遠,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未回到港口就死光了。當時長期以來只有一個可以將鮮活的沙丁魚帶上岸的漁夫,他的魚總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賺的錢也比別人的多。該漁民嚴守秘密,直到他死後,人們打開他漁船上的魚艙,發現只不過是多了一兩條鯰魚。由於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加上鯰魚來到陌生的環境之後,不斷地四處遊動,並會不斷地追逐沙丁魚。而沙丁魚發現這些異己分子後,為了自保,也會緊張起來,加速游動,搞動海水,不但令水中氧氣增加,沙丁魚的運動量也加大了,於是魚獲的存活量便增多了。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工商企業管理層運用這種效應,利用人事安插,激發原有群體的積極性、挑動起群體互相競爭,甚至使人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取得好成績以獲取上級的讚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