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星期日

「馬灣」半天遊

今天遊「馬灣」,在「荃灣港鐵站」搭NR331號巴士到「馬灣」,先遊「馬灣公園」,在公園內兜兜轉轉,沒甚麼看頭,又不想去「挪亞方舟」(因為要收入場費,嘻!),於是走去舊馬灣村看看。

我都唔記得幾多年前到過馬灣,問老妻,佢話30年,十年人事幾番新,何況30年?我只記得當時在「深井」搭街渡過去,碼頭附近有很多店舖,假期時也很熱鬧。

今日舊地重遊,卻面目全非,只見到處頹垣敗瓦,一片廢墟,點解搞成咁?

原來在九十年代尾,新鴻基地產在馬灣收地,興建私人住宅「珀麗灣」,與政府簽訂協議,安排馬灣村村民原區搬村安置,視乎原有業權,獲租住或補償附近的新建村屋;另外,建造馬灣公園第一期、並保育及活化舊村作為馬灣公園第二期,發展成旅遊景點。不過,馬灣私人屋苑「珀麗灣」已建成入伙多年,馬灣舊村亦人去樓空,變得荒蕪,但馬灣公園第二期計劃至今仍未有展開工程。
















棚屋全倒塌了





「汲水門大橋」


在廢屋門前的番石榴樹

以前繁盛的「馬灣大街」


「馬灣碼頭」









舊馬灣村的村民就是搬到這裡

舊馬灣村的村民就是搬到這裡

2018年8月7日星期二

膠水桶當頭盔?

網上流傳一張在大埔寶鄉街拍攝的相片,勁搞笑但又感覺得勁危險,在相片中,一名疑似爸爸的電單車司機,載着一位小朋友,小朋友頭上竟然「笠」著一個膠水桶,究竟佢係把膠水桶當作頭盔抑或只是攜帶著膠水桶?就要佢哋才知道,但無論如何,這個不顧小朋友安危的舉動,應該受到譴責!

(圖片取自互聯網)

2018年8月5日星期日

初探「菠蘿山大峽谷」

「菠蘿山」是屯門山景邨及良景邨之間的一座小山丘,高121公尺,本來寂寂無名,因良景邨後山一個經長期風化、沖刷及侵蝕的地方而出名。此地原名「良田坳峽谷」,位於「青山練靶場」內,是軍事禁區,卻成為了大受歡迎的遠足熱點,並被美譽為「港版大峽谷」,意即媲美「美國大峽谷」,坊間又名之為「菠蘿山大峽谷」,但其實此峽谷並非在「菠蘿山」上,不過由於大多數人都稱之為「菠蘿山大峽谷」,約定俗成之下,乃隨俗。

大多數人遊「菠蘿山大峽谷」,都是把良景邨作為起點,經峽谷走到「下白泥」看日落,但據聞假期傍晚在「下白泥」搭小巴回元朗的人非常多,而且交通又擠塞;另外,由峽谷下行到「下白泥」的路段都是浮沙碎石,向下走較難行,容易滑倒。

因此,我們今日反其道而行!從「下白泥」走到「良景邨」。

下午出發,於元朗搭33號小巴到「下白泥」,先在「下白泥」海邊走了一會、影吓相,然後開始登山,這段路果然都是浮沙碎石,不過因是上山,就沒有那麼危險。過了「大峽谷」,下山至良景邨的路段全是石屎路,無難度。

全程7.61公里,走了2小時51分。




「下白泥」



豆角

「下白泥碉堡」






「深圳灣」(后海灣),對面就是「深圳蛇口」。




「菠蘿山大峽谷」位於青山練靶場內,是軍事禁區。




回望「下白泥」


浮在海中的是蠔排


屯門的山本來已經沒幾棵樹木,再經山火一燒,光禿禿!




這裡就是「菠蘿山大峽谷」


















遠處最高點是「青山」,其下的被稱為「青山腹地」。




最近的屋邨就是「良景邨」。

傍晚多雲,看不到太陽,但有少少晚霞,聊勝於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