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星期一

新加坡的共享交通工具業務發展

鄙人曾於2016年10月及2017年7月分別發表了《新加坡電動個人代步工具興起的背後原因》《淺談新加坡的共享單車》兩篇蕪文,論及新加坡的電動交通工具和共享單車問題。想不到新加坡的共享經濟在2017年發展得非常迅速,除了在2017年年頭連開三家共享單車外、年中又有三間共享電動滑板車進駐、到了年尾,更有一間共享電動汽車開業。

新加坡的共享電動汽車 BlueSG (圖片取自互聯網)

先談談共享電動滑板車,如鄙人前文所述,電動滑板車在新加坡越來越受歡迎,除私人擁有作「最後一哩」的代步工具外、也有許多人利用電動滑板車加入「外賣仔」行列 (近年興起的外賣送餐服務App又是另一個共享經濟論題了)、另有多達8家電動滑板車租賃店以舊有租還方式在旅遊區經營,主要對像是遊客。據統計,現時已有超過2萬架散佈在街道上,可見電動滑板車在新加坡的普遍程度。

用電動滑板車送外賣,在新加坡非常普遍。

新加坡第一家共享電動滑板車服務公司 Telepod 在 2017年6月率先開業,採用無樁式停放,不過,雖則是無樁式,但不能像共享單車般可以隨處亂放,要在指定站點掃描QR Code租車還車的,收費1分鐘S$0.09 (約HK$0.54,以6算計,下同)、日租S$39 (約HK$234)、月租S$150 (約HK$900)。第二家業者Neuron Mobility於一星期後推出服務,使用有樁式停放,每15分鐘S$0.5 (約HK$3)。第三家名叫PopScoot,在9月底正式營業,有樁式,每30分鐘S$2 (約HK$12)。

Telepod (圖片取自互聯網)

Neuron Mobility (圖片取自互聯網)

PopScoot (圖片取自互聯網)

至於共享電動汽車的出現,其實是新加坡政府一力促成的。由於新加坡地少人多,為減少道路擠塞,政府一方面大力擴展地鐵路線,鼓勵人民使用公共交通;另一方面又嚴格控制車輛的增長,甚麼「擁車證」、「電子道路收費」等「辣招」盡出,以致新加坡成為全球擁車成本最貴的地區,根據經濟學人智庫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2018年3月15日發佈的《2018年度全球生活成本》(Worldwide Cost of Living 2018) 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蟬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地區的第一位 (香港是第四位),連續五年高踞榜首。對於新加坡能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貴的城市,貢獻最大的,就是買車成本!

為了更嚴厲控制車輛的增長,從2018年2月起,政府把汽車和電單車每年的增長率從之前的0.25%削減至零,只維持貨車和巴士0.25%的增長率不變。新規例生效後,想購置新車,就必須等待有車主「殺車」(所謂「殺車」,就是舊車報廢、擁車證到期、或者放棄擁車證),才有機會一嚐當車主的滋味了。

共享電動汽車計劃是新加坡政府所使出的怪招,2017年12月,政府與法國「波洛萊集團」(Bolloré Group) 的子公司BlueSG 合作,推出共享電動汽車計劃,初期有80輛車與30個站點共120個兼具取還車功能的充電樁。目標在 2020 年前提供1,000部電動車和500個站點共2,000個充電樁,屆時將會成為全球僅次於巴黎的第二大電動汽車共享項目。BlueSG採用的電動汽車是雙門4座位掀背式,由義大利車廠Pininfarina特別為該項目設計和生產,使用鋰金屬聚合物電池 (lithium-metal polymer batteries),在純電動模式下,可走200公里 (約124.27英哩)。收費方面採會員制,分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年度會員,年費S$15 (約HK$90),車租每分鐘S$0.33 (約HK$1.98);第二種不需會費,稱為星期會員,每分鐘收費S$0.5 (約HK$3),兩種模式的最低消費均為15分鐘。

牛車水摩士街 (China Town Mosque Street) 路邊的充電樁及取還車站

在政府組屋停車場裡的充電樁及取還車站

新加坡政府的目的是讓沒車的市民在有需要時可隨時租用,以平抑市民買車難的怨憤;此外,BlueSG的其中400個充電樁將會開放給公眾使用,讓擁有電動車的車主和其他業者也可付費使用這些充電樁,藉以鼓勵市民多使用電動車,推動綠色出行,改善空氣質素,此乃一石二鳥之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