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朗氣清,有點秋風,但太陽仍很猛烈,走「麥徑十段」到「大欖涌水塘」,再走落「元朗大棠荔枝園」。
全程14.51公里,走了差不多5小時。
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
2017年10月22日星期日
秋高氣爽走「甲龍林徑」
上星期打完一次風後,秋天就終於來了!今日天清氣爽,走「甲龍林徑」,「甲龍林徑」是在「大帽山」西面山坡由「荃錦坳」通往「石崗」的一條林蔭小徑,不是很長,沿途巨樹參天,即使在盛夏也不會覺得熱,不過有些路段會有點崎嶇。
記得今年6、7月曾經兩次計劃走「甲龍林徑」,但都「撻Q」,一次走錯路,去咗「河背水塘」;一次中途落大雨,為免危險,轉走「麥理浩徑9段」往「深井」。
於「荃灣」搭小巴上「川龍」起步,走「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到「荃錦坳」,沿「甲龍林徑」走到「雷公田」再出「石崗軍營」。
全程7.13公里,走了3小時10分。
記得今年6、7月曾經兩次計劃走「甲龍林徑」,但都「撻Q」,一次走錯路,去咗「河背水塘」;一次中途落大雨,為免危險,轉走「麥理浩徑9段」往「深井」。
於「荃灣」搭小巴上「川龍」起步,走「扶輪公園自然教育徑」到「荃錦坳」,沿「甲龍林徑」走到「雷公田」再出「石崗軍營」。
全程7.13公里,走了3小時10分。
![]() |
這段石板路是「甲龍林徑」和「甲龍古道」重疊的路段,是古時八鄉石崗一帶務農人士往來荃灣市集必經之路。 |
![]() |
這段石板路是「甲龍林徑」和「甲龍古道」重疊的路段,是古時八鄉石崗一帶務農人士往來荃灣市集必經之路。 |
![]() |
上次就是給這個路牌誤導(或者說是我誤解),指示「甲龍林徑」的箭咀是指向下的,於是我們就跨過前面橫臥的樹幹往下走,因為只有這條路是向下的,於是走到了「河背水塘」。 |
![]() |
其實在我左手邊才是走往「雷公田」的「甲龍林徑」。 |
2017年10月14日星期六
一號風球下走屯門小環迴
都話天氣反常,中秋節已過,已是10月中,但星期四香港多區氣溫升破33度,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是自2000年設立警告以來,最接近年尾發出的一次。不過,只隔了兩日,今早就掛起了1號風球,10月打風,都算罕見。今天氣溫明顯轉涼,有點秋意,天文台預測明天星期日會有狂風大雨,決定今天行山,但又恐怕途中落雨,於是行條易啲嘅。
午飯後出發,先上「麥理浩徑10段」向「大欖涌水塘」走 ,轉落「掃管笏」出「黃金海岸」,再沿「黃金泳灘」、「新咖啡灣泳灘」、「舊咖啡灣泳灘」、「加多利灣泳灘」、「青山灣灣泳灘」、「三聖邨」走到「恆福花園」食下午茶餐。回到家裡沖涼後,天文台改掛3號風球。(後記:天文台於星期日早上8時40分掛出8號風球。)
全程12.81公里,走了3小時26分。
午飯後出發,先上「麥理浩徑10段」向「大欖涌水塘」走 ,轉落「掃管笏」出「黃金海岸」,再沿「黃金泳灘」、「新咖啡灣泳灘」、「舊咖啡灣泳灘」、「加多利灣泳灘」、「青山灣灣泳灘」、「三聖邨」走到「恆福花園」食下午茶餐。回到家裡沖涼後,天文台改掛3號風球。(後記:天文台於星期日早上8時40分掛出8號風球。)
全程12.81公里,走了3小時26分。
![]() |
一條青色的蛇想過馬路,但見到我們就走返轉頭。 |
2017年10月8日星期日
短走「城門水塘」經「鉛礦坳」落「大埔松仔園」
今日由「荃灣」走到「大埔」,從「城門水塘菠蘿壩」起步,經「鉛礦坳」,再沿「大埔滘林道棕徑」和「大埔滘自然教育徑」,走到「松仔園」出「大埔公路」收工。全程11.83公里,走了4小時21分。
我之前以為「松仔園」是一個類似「大嶼山龍仔悟園」那樣建有亭臺樓閣的私人花園,但昨天找路徑資料時,才知道自已孤陋寡聞。原來香港政府於1920年代在這裡進行植樹,主要為馬尾松,因此當地居民稱該區為「松仔園」。
我之前以為「松仔園」是一個類似「大嶼山龍仔悟園」那樣建有亭臺樓閣的私人花園,但昨天找路徑資料時,才知道自已孤陋寡聞。原來香港政府於1920年代在這裡進行植樹,主要為馬尾松,因此當地居民稱該區為「松仔園」。
![]() |
「城門水塘菠蘿壩」 |
![]() |
「城門水塘菠蘿壩」,平時這裡有鐵閘鎖著,不准遊人進入,今日不知為甚麼中門大開,遊人當然唔客氣,入嚟行吓、影吓相啦! |
![]() |
小野豬 |
![]() |
小牛頑皮,撩事鬥非,走去搞隻馬騮....... |
![]() |
......結果,隻馬騮發惡,嚇到隻牛仔走返阿媽身邊。 |
![]() |
「鉛礦坳」 |
![]() |
前面左邊廁所旁的小路是「衛奕信徑7段」經「碗窰」落「大埔墟」,我哋今日行右邊大路落「大埔滘松仔園」。 |
2017年10月1日星期日
烈日驟雨夾擊下走「大欖涌水塘」出「元朗南坑排」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