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9日星期六

霧中初探「摩星嶺」

最近天氣極不穩定,時晴時雨,上星期已沒有去行山,今日其實天文台預測有大霧及局部地區會有驟雨,唯有行條短啲易行啲又係老妻提出嘅路線 ── 「摩星嶺」。

「摩星嶺」是一個小山丘,英文名字 Mount Davis,是以香港第二任香港總督戴維斯命名,至於點解叫做「摩星嶺」?咁就唔知嘞,可能以前啲人在此觀星,於天朗氣清的晚上,感覺接近得可以摸到(摩=摸)天上的星星啩!此山僅高269公尺,但由於位處香港島最西端,面對「東博寮海峽」與「硫磺海峽」(「東博寮海峽」是香港島與「南丫島」間之水域,「南丫島」古稱「博寮洲」;「硫磺海峽」是香港島與「青洲」間之水域),扼西面進入「維多利亞港」的咽喉,為兵家必爭之地,極具軍事價值,英國人於1900年已在此建立砲台碉堡,二次世界大戰時英軍藉以對抗日軍的入侵。

相傳日軍攻取此地時與英軍激戰,雙方傷亡慘重;又傳日本投降時駐守在此的日軍全體自殺;又因砲台碉堡荒廢多時,雜草叢生,氣氛陰森,於是傳出有怪異事件,甚至有在此打 war game 的人言之鑿鑿說看到一整隊不知是英軍或日軍在操練。我哋兩個耆英冇有怕,一於去探險。

由「中環」乘「新巴」1號線到「摩星嶺」總站,從「摩星嶺徑」上山,沿途已有兩三個炮台,到「摩星嶺青年旅舍」後,旁邊有一條呈90度角的石屎路,想是以前訓練士兵之用,我們從旅舍對面的窄巷石梯登上山頂,穿過一大片草地,進入如迷宮一樣的碉堡。

話說,原路下山時,忽然傳來若隱若現的蘇格蘭風笛聲......嘩!日光日白,唔係咁猛係嘛?莫非又多一單怪異事件由我們傳出?風笛聲繼續伴隨著我們下山,到差不多行到巴士站,原來有個「鬼佬」在路邊吹緊蘇格蘭風笛。

全程4.73公里,行咗兩個鐘多啲。







沿途很多不知通往哪裡的梯級,長滿野草樹木。

樹根佔據了碉堡

野花

野花

這個是甚麼建築物?

走近一看......

原來是個塌了屋頂的廁所!

西區獅子亭

下望「硫磺海峽」,被濃霧淹蓋了。

第一個炮台

炮台變了花盆





另一個炮台


這個是不是炮台?








霧鎖香江



又一個炮台




霧中下山

吹蘇格蘭風笛的「人」

2016年3月6日星期日

新界東北環走──鹿頸>鳳坑>谷埔>荔枝窩>三椏村>烏蛟騰>新娘潭

是咁的,老妻喜歡上網看別人行山的記錄,偶然見到「谷埔」蘆葦田的照片,又嚷著要去,我連「谷埔」响邊都未知,點去喎!(其實可能很久以前去過,但老人痴呆唔記得!)唯有找「Google大哥」研究研究一下。

原來「谷埔」在新界東北部的「沙頭角海」邊,由「鹿頸」沿海濱經「雞谷樹下」和「鳳坑」到「谷埔」,只有3公里,此路風景優美、平坦易走、老少咸宜,沒有難度。如果去到「谷埔」然後走回「鹿頸」,估計悠閒來回一轉連拍照,唔使兩個鐘頭可以收工,恐怕行得唔夠過癮,於是決定計劃不走回頭路,兜遠啲、行長啲。

今早到「港鐵粉嶺站」,乘56K小巴,抵「鹿頸」小巴總站,先於旁邊的「BB茶餐廳」食早餐,然後出發。沿「沙頭角海」邊經「雞谷樹下」和「鳳坑」到「谷埔新屋下」和「谷埔老圍」,再沿「吊燈籠徑」上走「分水凹(坳)」到達「荔枝窩」。

由於「荔枝窩」今年初(2016年1月)剛有街渡開始服務,往返「馬料水」,交通方便了;遊人也多了。老妻要食雞粥、炒麵、西洋菜,於是排隊,如是在「荔枝窩」磨了差不多一小時。

吃飽起程,走到「三椏村」,沿「苗三古道」經「下苗田」、「上苗田」、「九担租」抵「烏蛟騰」,轉走「新娘潭」,乘275R巴士回「港鐵大埔墟站」。全程16.8公里,撇除在「荔枝窩」大休的時間,行咗約6小時。





「鹿頸」小巴總站




由此轉入「雞谷樹下」

這牆炮杖花很繁茂

「內有惡犬」,畫得好兇惡!



「沙頭角海」

遠處高樓林立的地方是「深圳鹽田」區




「鳳坑」

「鳳坑」



紅樹林

隔著個「沙頭角海」,「深圳」那邊高樓林立、繁榮喧鬧;「香港」這邊樹木茂盛、寧靜幽雅,對比強烈。




抵達「谷埔」,一片蘆葦田。

可惜季節已過,蘆葦已枯,唔靚!





「谷埔老圍」

「谷埔老圍」

「谷埔老圍」



沿「吊燈籠徑」向「荔枝窩」進發


「荔枝窩」在望,遠處的島是「吉澳」,隔著「印洲塘」與「荔枝窩」遙遙相對。

魚骨路

魚骨路


「銀葉樹」的板根

五指樟樹


木棧道

慘被「榕樹」絞殺的「秋楓樹」

慘被「榕樹」絞殺的「秋楓樹」

另一棵「秋楓樹」有「空心樹王」美譽



「荔枝窩」古屋

「荔枝窩」古屋



「荔枝窩」這間「小瀛學校」已經停辦多年,村民在假日經營食店,有客家燜豬肉、燜冬菇、咸雞、盤菜、雞粥、炒麵、豆腐花、番薯糖水等,不過質素一般。

遊客在大榕樹下開餐,雖然食物質素一般,但還是吃得興高采烈。

「白花魚藤」

「銀葉樹」的板根


「印洲塘海岸公園」

「三椏村」



含鐵量高的火山岩,因氧化後變成紅色。














「烏蛟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