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星期日

針草城門大環塘

今天行程是「針草城門大環塘」,所謂「針」就是「針山」、「草」是「草山」、「城門」當然是指「城門上水塘」啦!

針山(Needle Hill)海拔532m,草山(Grassy Hill)比針山高,海拔647m,顧名思意,草山多草,雜草叢生;針山似針,挺拔陡峭。大家聽過「香港三尖」的稱謂未?「三尖」是指三座外形像錐子般尖銳的山,至於哪三座山合稱「香港三尖」呢?一般是指西貢的蚺蛇尖(468m)、釣魚翁(344m)及屯門的青山(583m),但另有說法是蚺蛇尖、青山尖(青山)、城門尖(針山);據「朱維德」著的『香港掌故』,針山原名「城門尖」。

從荃灣乘小巴到「城門上水塘菠蘿壩」出發,過水塘主壩上針山,然後往北登草山,再下行至鉛礦坳,這段路正是「麥理浩徑7段」全段,於鉛礦坳稍事休息,沿「衛奕信徑7段」及「畔塘徑」走回菠蘿壩,完成「針草城門大環塘」。

全程13.24公里,走了6小時09分。



「城門上水塘菠蘿壩」


「城門上水塘」

「城門上水塘主壩」



開始上山



回望「城門水塘」及其主壩

可望到遠處的「獅子山」

「獅子山」

「針山」初現,尖唔尖呀?



呢個角度呢?

登「針山」途中回望來路(其實嚮處喘緊氣),左邊是「城門下水塘」及「沙田大圍」,右邊是「城門上水塘」及「荃灣」。

終於上到「針山」山頂

於「針山」山頂小休及拍照,這個四歲小朋友好叻仔,跟他爸爸征服了「針山」。

離開「針山」山頂,下山向「草山」進發

整個「沙田」及「大圍」區盡入眼底

蜿蜒不斷的道路,不知哪裡是盡頭?

從「針山」另一邊下來後,發覺這邊看「針山」,更覺其「尖」。


「針山」與「草山」之間有路落「沙田市中心」




「草山」在望

「草山」的最高點


由這裡下行往「鉛礦坳」






「鉛礦坳」

2015年10月18日星期日

灣仔峽道上布力徑到黃泥涌水塘轉紫羅蘭山徑到大潭上水塘再沿港島徑6段上大風坳下走鰂魚涌康怡花園

去年5月時,曾計劃行「紫羅蘭山徑」,但可惜去到起點時,才知道因連日大雨引致山泥傾瀉而封閉,迫著要改為登「紫羅蘭山」。今日帶著個年青人,怕他「唔夠喉」,所以比上次行長少少,由「灣仔峽道」登山,上到「司徒拔道」,走「布力徑」(港島徑4段)到「黃泥涌水塘」,轉入「紫羅蘭山徑」直撲「大潭副水塘」和「大潭上水塘」,過大壩後沿「港島徑6段」上「大風坳」,再走「柏架山道」和「鰂魚涌樹木研習徑」落「鰂魚涌」的「康怡花園」收工。

全程17.5公里,走了6小時11分。












「黃泥涌水塘」

「黃泥涌水塘」

「黃泥涌水塘」

「紫羅蘭山徑」起點

從「紫羅蘭山徑」下望「淺水灣」

「紫羅蘭山徑」地勢險要的一段,也是風景最好的一段。

另一個角度看「淺水灣」

「紫羅蘭山徑」


「紫羅蘭山徑」

「紫羅蘭山徑」

「紫羅蘭山徑」


去年山泥傾瀉的位置




「大潭副水塘」

「大潭副水塘」



「大潭上水塘」主壩



「大風坳」



由這裡轉入「鰂魚涌樹木研習徑」



當年日軍迅速佔領了香港,英軍準備抵抗而建成的爐灶無用武之地。

從未用過的爐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