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過大海」── 去澳門!
到澳門後,先在「十月初五街」的「牛記」茶餐廳食午餐,再乘車到路環遊覽於2021年復修活化後的「九澳聖母村」。
「九澳聖母村」(Vila de Nossa Senhora),由院舍、「七苦聖母小堂」及其他構築物組成,原是「九澳痲瘋院」,後改名為「聖母村」。九澳痲瘋院於1885年建成,是專門收容痲瘋病患者的院舍;七苦聖母小堂於1966年落成,正式名稱是「痛苦之母天主堂」(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as Dores),因奉獻給七苦聖母,故又稱為「七苦聖母小堂」。教堂屋頂的8組斜樑將整個教堂劃分為7個部份,與「七苦」的意思相對應(註)。
聖母村後山,是澳門的最東點,建有「九澳燈塔」,我們當然要去打卡啦!然後乘巴士到「黑沙海灘」下車,走到「龍爪角」。
龍爪角位於澳門路環島東南角,是「澳門新八景」之一,名為「龍爪聽濤」。龍爪角有很多奇岩怪石,其中一塊被稱為「龍爪石」,傳說古時天上有一條小龍,因擅自吃了皇室的蟠桃,被玉皇大帝貶下凡間,囚禁在南海邊這塊岩石中,小龍被困,心有不甘,不斷掙扎、張牙舞爪,所以大石顯現出龍爪、龍頭、龍身、龍鱗形狀的紋理,因而得「龍爪石」之名,而此地也被命名為「龍爪角」。
龍爪角設有兩條步道,沿海邊岩石走的叫「黑沙龍爪角海岸徑」、在位置高一點環繞「大脾山」的叫「黑沙龍爪角家樂徑」。我原先計劃走「黑沙龍爪角海岸徑」到「竹灣海灘」,但去到入口時,才見到海岸徑因上次的颱風破壞了設施而關閉。
於是轉軚,上山,走「黑沙龍爪角家樂徑」到「竹灣海灘」,再沿「鄉村馬路」走到路環舊市區,逛了一會,太陽下了山,然後打道回「港」。
註:「七苦」即天主教聖母瑪利亞一生經歷的七件痛苦的事:
1. 西默盎的預言之苦、
2. 流亡埃及之苦、
3. 與耶穌在耶路撒冷失散三日之苦、
4. 耶穌被士兵痛打之苦、
5.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之苦、
6. 懷抱耶穌屍體之苦、
7. 埋葬耶穌屍體之苦。
| 「九澳聖母村」 |
| 「七苦聖母小堂」 |
| 「七苦聖母小堂」 |
| 「七苦聖母小堂」內。 |
| 斜坡的盡頭,就是「九澳燈塔」,有鐵閘欄柵,不得內進。 |
| 路旁有小徑,可繼續行進。 |
| 「九澳油庫」 |
| 這裡就是澳門的最東點,遠處是澳門機場。 |
| 這是澳門海關用以監測走私和偷渡的設施。 |
| 「黑沙海灘」 |
| 回望「黑沙海灘」。 |
| 這就是「龍爪石」。 |
| 「黑沙龍爪角海岸徑」因颱風破壞而封閉。 |
| 走「黑沙龍爪角家樂徑」。 |
| 下望「黑沙龍爪角海岸徑」。 |
| 紅綫是「黑沙龍爪角海岸徑」,綠綫是「黑沙龍爪角家樂徑」。 |
| 從「法令司士古街」走落「竹灣海灘」。 |
| 「竹灣海灘」 |
| 「竹灣石級」 |
| 「利瑪竇別墅」,是「澳門利瑪竇中學」給學生渡假的地方。 |
| 「利瑪竇別墅」 |
| 在停車場後的隱蔽小徑,可通往澳門的最南點。 |
| 走下澳門的最南點。 |
| 沿「鄉村馬路」走往路環舊市區。 |
| 對面是珠海橫琴。 |
| 譚公廟 |
| 路環的「十月初五馬路」。 |
| 「聖方濟各堂」 |
| 「路環碼頭」 |
| 「路環碼頭」對面紅頂尖塔鐘樓是「橫琴碼頭」。 |
